為了滿足更多學員留學海外的求學需求,在中國傳媒大學和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支持與指導下,繼續教育學部和國外多所高校簽署協議,開設出國留學預備課程項目,學員在中國傳媒大學學習兩年,主要以語言培訓為主、涉及個別基礎技能的培訓課程,及少量可獲外方院校學分豁免的非核心課程/專業課程等,在中國傳媒大學的階段性學習結束后,成績合格并符合國外大學入學要求的學員將可赴國外學習。注冊國外大學學籍后,攻讀國外院校相應的課程,順利畢業后將取得國外大學學士學位。
中國傳媒大學
中國傳媒大學(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)簡稱“中傳”,位于首都北京,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語言藝術類行業特色大學。是國家“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”,“211工程”重點建設大學,“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”重點建設高校,“111計劃”、”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“入選高校,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發起單位。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。1959年4月,經國務院批準,學校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。2004年8月,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。截至2018年10月,校園占地面積46.37萬平方米,總建筑面積63.88萬平方米。學校設有6個學部、1個協同創新中心 [1] 、5個直屬學院,開設本科專業87個;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,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,4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,1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,10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,10個專業碩士類別;新聞傳播學、戲劇與影視學2個國家“雙一流”建設學科、2個國家重點學科;教職工2000余人,雙聘院士3人;全日制在校生近14000人,其中普通全日制本專科生9000余人,博士、碩士研究生4000余人。中傳堅持“結構合理、層次分明,重點突出、特色鮮明,優勢互補、相互支撐”的學科建設思路,充分發揮傳媒領域學科特色和綜合優勢,形成了以新聞傳播學、戲劇與影視學、信息與通信工程為龍頭,文學、工學、藝術學、管理學、經濟學、法學、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,相互交叉滲透的學科體系院系設置根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,學校設有6個學部、1個協同創新中心,1個直屬學院,開設本科專業87個。
師資力量截至2017年10月,學校共有教職工2021人,其中專任教師1150人,正高級300人,副高級442人。學校擁有一批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教授、學者,其中包括:3名雙聘院士,3人入選“長江學者”,4人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,3人入選“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”國家級人選等。近年來,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干脫穎而出,分別入選教育部“新(跨)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”,中宣部“四個一批”人才,“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”等,還有20余人次榮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、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、北京市級教學名師獎等。
學科建設2018年10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,學校有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,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,4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,1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,10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,10個專業碩士類別;2個國家“雙一流”建設學科、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、3個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、4個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。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:新聞學、廣播電視藝術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:傳播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:新聞傳播學、戲劇與影視學 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:新聞傳播學、藝術學理論、戲劇與影視學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: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、通信與信息系統、電磁場與微波技術、動畫學博士后流動站:新聞傳播學、藝術學理論、音樂與舞蹈學、戲劇與影視學、中國語言文學、信息與通信工程